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必学四 第二单元 水平测试题
本考案共四大题,22个小题,满分为150分,用时150分钟。
1、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时候“文人趣味”的生成与演变
李春青
大家的美学观念、文静思想固然受制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而趣味则是意识形态的心理基础。趣味与意识形态相互用途,离开趣味作为基础,意识形态就成为空洞的口号与说教,而不可以得到意识形态确证的趣味也只能表现为自生自灭的时髦与风俗。因此可以说,趣味具备阶级性,也具备历史性。
“文”可视为中国古时候贵族趣味的标志性符号。在周代典籍中随处可见的“文”是贵族趣味与贵族意识形态的纽结点,它既包括着以等级观念为核心的贵族价值体系,又包括着以礼乐为核心的贵族趣味系统。孔子赞扬周代的政治文化:“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今人则常常用“繁文缛节”来评说周代文化,这类都是对“文”这一趣味特点的理解。“文”就是所有形式化的人为建构,包含典章规范、礼仪、常识系统、诗、乐、舞、建筑、绘画、雕塑、器物等,也包含贵族阶层在正式场所的所有言说。这个“文”的系统把贵族与其他社会阶层不同开来。
“道”可视为士人或士医生阶层趣味的标志性符号。秦汉之后,受过教育的布衣之士有机会进入官僚行列,于是已做官的念书人和期望做官的念书人就构成了新的社会常识阶层,即“士医生阶层”。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是士医生趣味结构的基本内涵。西周贵族阶层话语系统中没“道”的地方,它与士医生阶层相伴而生。士医生阶层是春秋战国之际从原有贵族阶级蜕化而来的,他们在贵族文化基础上建构起了我们的文化系统,这就是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之学。可以说,士人阶层所有精神文化的建构都是对他们所尊奉的“道”的解释,而“道”也成为士人阶层文化心态、性情倾向与观念系统的综合性呈现。正因这样,“文”“道”关系成为中国古时候文学思想中一个延续千年的基本主题。
“雅”可视为文人趣味的标志性符号。“文人趣味”是在士医生趣味中孕育而生的。如上所述,对“道”的推崇与信守构成了士医生精神趣味的基本维度。然而这个阶层毕竟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与主导者,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决非仅仅囿于狭隘的政治范围。于是,士医生阶层就获得了新的身份性标志——“文人”。所谓“文人”,就是有文采之人,亦即诗词歌赋、琴棋字画样样精通之人。当士人阶层意识到自己个人情感的重要程度并且为个人情趣的表达挣得合法性时,文人趣味就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心理基础。文人趣味主要表现为一种永无休止的“雅化”追求:形式上愈加精益求精,风格上愈加细腻微妙,评价标准上愈加专门化。
从贵族到士医生再到文人——这是古时候常识阶层身份演变的历史轨迹,也是古时候趣味演变的历史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剖析,正确的一项是
A.趣味具备阶级性、历史性,是由于意识形态决定趣味,并使趣味得到巩固与确证。
B.西周贵族对“文”的看重,体目前所有形式化的人为建构和正式场所的所有言说方面。
C.在士医生阶层出现以前,“道”在西周贵族阶层话语系统中地位较低,不受看重。
D.“文人趣味”在士医生的趣味中孕育而生,它既承继了“道”,又进步了“雅”。
【分析】 A项,趣味与意识形态相互用途,趣味是意识形态的基础,意识形态是趣味的确证。故“意识形态决定趣味”这一说法错误。C项,在西周时期贵族阶层,没“道”的地方,而非“地位较低”。D项,文人趣味在士医生趣味中衍生,但主如果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雅化追求,文中没说到对于“道”的继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有关剖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道、雅三方面逐层论述了古时候“文人趣味”生成与演变的历史轨迹。
B.文章第二段引用孔子的话,论证了“文”是贵族趣味与贵族意识形态的纽结点。
C.文章剖析士医生与原有贵族的关系,论述了“道”比“文”的趣味系统更高级。
D.文章以古时候常识阶层身份的演变为主线索,剖析了古时候文人趣味生成和进步的过程。
【分析】 C项,文章论述了士医生阶层及其文化系统的产生过程,但并没对比什么趣味系统愈加高级。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以载道”不是单纯的文学观念的问题,而是士人阶层文化身份的势必产物。
B.“文”的系统把贵族与其他社会阶层不同开来,可见它维护着西周贵族统治秩序。
C.文人一旦开始看重我们的精神世界,便会更重视文静创作而不再追求政治理想。
D.文人总是在仕途失意之时进行创作,可见文人趣味是文学艺术的主要心理基础。
【分析】 C项,文人是士人阶层的衍生,当士人阶层注意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便会将文化趣味投放到文静创作中,但投入文静创作不代表肯定舍弃政治理想,两者条件充分但非必要。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1、
暑期将至,一些父母开始为孩子安排暑假游学项目。所谓游学,是一种将学习和旅游相结合的学习交流方法。不少父母会为孩子选择国内或国际游学项目,丰富孩子的暑假。近年,游学日趋低龄化,愈加多的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纷纷加入游学队伍。
据统计,2017年中国国外游学人数约8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130亿元,预计到2020年国内游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 200亿元。而且,通过国外游学接触国外教育的人群已由原先出国留学为主的高中毕业生或是本科毕业生,迅速扩展至中小学低年龄段学生群体。
家经济条件最好,让孩子报名去游学无可厚非,但游学愈加低龄化,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也去游学,年龄尚小的孩童,适不适合国外游学,这值得商榷。
据中国年轻人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 967名婴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生的父母的调查,53.4%的受访父母担忧孩子过早出国游学,会因自理能力差而不可以照顾好自己;52%的受访父母担忧孩子小,去游学容易出现安全问题;29.1%受访父母觉得孩子过早出国游学,会致使孩子之间相互攀比。
国外游学项目,绝大多数消费并不是孩子现在所需,也非学校需要,而是有关机构的热炒。国外游学目前好像变为了“刚需”,甚至有父母觉得不让孩子去游学,对不起孩子,也丢面子。
其实,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并不是“国外游学”一条路。父母应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仅抱有“其他人去了,大家也得去”的想法,比较容易变成“到此一游”。
材料2、
国际游学用户游学目的
用户参加国际游学的收成
材料3、
近年来,伴随家庭收入的增加,与70后、八零后父母教育观念的变化,游学市场增速明显。但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一些旅游平台与教育机构推出的游学商品有“游”无“学”,价格畸高,内容注水,加之父母之间盲目攀比,游学市场一片热闹的背后,水平让人担心。
现在,国外游学市场行业门槛低、缺少标准,很多机构涌入使整个行业呈现出“野蛮成长”的态势。业内人士张亮告诉记者,普通国外旅游商品毛利率一般在5%至10%左右,而国外游学商品则可以超越30%,高额收益空间对从业者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据悉,在一些国家,游学范围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体系。在美国,合法夏令营任教的老师需要先参加有关培训和考试再持证上岗。在日本,游学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全国修学旅游研究协会等机构会提供很多专业游学策略和服务。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国际游学进步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国内游学机构、从业师资的资质审察和游学内容等则基本处于监管盲区。国内可借鉴一些国家的专门条文颁布有关法律法规,对机构资质、服务规范、师资监管等明确规定,要紧的是要明确教育、工商和旅游部门的职能范围,同时打造游学评价指标体系并按期考核,让游学真的体现自己的价值。
材料4、
日前,启德教育在北京发布《启德游学年度调查报告》,报告以顾客服务数据为基础,结合行业及合作机构数据,对小学、初中、高中及本科阶段的学生分别进行调查,勾勒出学生和父母眼中的最受青睐的国际游学的模样。
数据显示,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国际游学目的地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在国际游学时间和价格区间的偏好上,学生和父母最多选择的是2周左右的游学,而4-6万为父母最能同意的价格区间,占比达到40.85%,这说明父母更重视国际游学的性价比。
伴随游学市场的如火如荼,各种游学商品让人眼花缭乱。但现在市场上的国际游学商品不外乎游学类、营地教育类、插班类、背景提高类四大种类。调查结果显示,背景提高类的项目最受青睐,而营地教育类的国际游学深受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喜爱。
在选择游学时,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与高中、本科阶段的学生优先考虑的原因各不相同。游学对于留学申请的帮忙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最早考虑的原因,第二为学习和游玩的搭配比率,对于高中和本科学生而言,他们更关注学习部分的课程安排。这体现出身处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对游学有着不一样的需要与期待。
除此之外,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国际游学时重视的服务也不尽相同。高中和本科学生的父母,更重视与留学申请有关的服务,而小学和初初中生的父母,则更关注游学过程中对孩子的陪护照顾。
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剖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材料二显示:国际游学用户游学目的呈多元状况,一半的人目的是提高个人能力,极少数的人是攀比。
B.国外游学项目,绝大多数消费并不是孩子现在所需,由于有关机构的热炒,国外游学目前好像变为了“刚需”,父母应理性对待。
C.材料二显示:超越六成用户选择国际游学的目的是“开阔视线增开眼界”,但真的可以达成这一目的的只不过少数。
D.伴随家庭收入的增加,与父母教育观念的变化,国内游学行业的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机会。
【分析】 C项“但真的可以达成这一目的的只不过少数”剖析错误。依据材料二显示,觉得参加国际游学的收成中“开阔视线增开眼界”的占六成以上,这与多数人选择游学的目的相吻合。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剖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外游学低龄化现象愈加紧急,据中国年轻人报社调查,受访父母对海外游学低龄化的现象表现出担忧的心理。
B.《启德游学年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学生选择游学时,最早考虑的原因是游学对于留学申请的帮忙。
C.国内现在的游学市场看上去一片热闹,事实上水平不容乐观,缘由之一是父母之间盲目攀比。
D.《启德游学年度调查报告》立足于为目前国内学生和父母选择国际游学与为游学机构选择项目时提供参考建议。
【分析】 B项“中国学生”范围错误。“游学对于留学申请的帮忙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最早考虑的原因”“对于高中和本科学生而言,他们更关注学习部分的课程安排”。
6.材料三揭示了国内游学市场存在的什么问题?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使之健康进步?
答:__________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 兵
胡 玲
单位招门卫,一直没招到人。面试者要么嫌工作时间太长,要么嫌福利待遇不好。
这天下午,一个人影在办公室门口晃动,我走过去,吓得差点儿叫出声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丑陋无比的男性,四五十岁的样子,瘦削的脸上布满了道道伤疤,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男性个子非常高,背有点儿驼,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肩上斜挎着一个褪了色的绿军包。
我是来面试门卫的。男性朝我讨好一笑。他笑的时候,脸上的疤痕看上去愈加突兀可怕。
听到有人来面试,人事部的赵经理高喊一声,面试的,过来!
男性扯了扯身上的军装,走了进来。
看到男性,赵经理也吓了一跳。你脸上的疤怪吓人的。赵经理面带愠色。男性像做错了事情一样,有点儿歉意地脸红起来。
你是哪儿人?赵经理朝男性上上下下查看了一番问。
我是湖南桑植的,贺龙元帅的故乡,男性的语气中透着一丝骄傲。
带证件了吗?赵经理问。
男性从绿军包里掏出一个红绸布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是三个红本本。男性将红本本小心翼翼地递到赵经理面前,这是我的证件,请你过目。
赵经理拿着三个红本本瞄了几眼,丢在了桌子上。你有做门卫的工作经验吗?
没,我以前一直在老家种地,媳妇之前检查出得了重病,需要不少钱,我才出来打工的。男性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丑陋的脸上闪过一抹悲凉之色。
不可以,没经验的大家不要,你走吧!赵经理斩钉截铁地说。
我可以吃苦,还有一身力气,干门卫工作应该可以的。男性憨厚地说。
赵经理斜了男性一眼,没好气地说,门卫就是保护大家单位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你年龄一大把了,如何做得了。
我可以的,真的可以,我练过散打,也懂一些安全救助常识,肯定可以干好门卫工作的!男性有点儿着急地说。
我说不可以就不可以,你就别啰唆了!赵经理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你让我试一试吧!就算薪资低点儿也行,我媳妇病得不轻,我急切需要钱,急切需要一份工作。男性携带央求的口气。
对不起,这里不是慈善机构。赵经理冷冷地说。
男性强挤出一丝苦笑,从桌子上拿起三个红本本,认真地用红绸布包裹好,轻轻地装进包里。那小心细心的样子,仿佛他放进来的是价值连城的稀少珍宝。
男性暗然地走出了办公室。
几星期后,单位购买了一批办公家具,需要搬到五楼办公室去。单位后面有座桥,桥上天天聚集着很多等活儿干的人,我决定去那里找个搬运工来帮忙。
桥上,站着很多人,他们有些拿着扁担,有些拿着铁铲,有些坐在三轮车上。我走过去,一大群人蜂拥而上:有活儿吗?多少钱?给我做吧!
有一批家具要搬到五楼,五十块钱做吗?我问道。
钱太少了,做不了。一听我报的价钱,一群人悻悻散去。
我正筹备加价时,一个声音响起:这活儿我干。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又看到了那个满脸伤疤的丑陋男性,他依旧穿着那身旧军装,挎着绿军包。
还没有找到工作吗?我问他。
男性苦涩一笑,是呀,一个多月了,什么工作也没找到,其他人要么嫌我老,要么嫌我脸上有疤。实在无法,我就和他们一样在桥上蹲点,也好寻些力气活儿做。
到了单位,男性二话没说,放手绿军包,抄起一张桌子就上楼去了。
没多长时间,男性就把所有家具搬上了五楼。虽然是冬季,但男性的旧军装已经被汗湿透了。
我递给了男性八十块钱,男性又退回我三十块。说好了五十块的。男性朴实地笑着说。
男性走后,我发现他的包掉在我这里了。
我打开男性的包,打开红绸布,看到那三个红本本。一本是退伍证,证书照片上的一张脸年轻最帅,英姿意气风发。退伍证的纸张虽已泛黄和起皱,依旧能了解地看见上面的字迹:南滨市某步兵部队,陈青山同志于1994年4月光荣退伍。一本是部队颁发的二等功证书。一本是伤残军人证,写着陈青山在某次救火中不慎烧伤了脸。
男性非常快就折了回来,十分着急的样子,看到我手里的包,他松了一大口气。差点儿忘了我非常重要的东西。男性说。
男性脸上的伤疤,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朵漂亮的鲜花。我怀着敬重的心情,双手把包递到男性手中。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剖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老兵的面貌与赵经理的反应,突出老兵伤疤的可怕,是为了反衬他内心的美好,同时,面貌的丑陋也为他找不到工作做了铺垫。
B.对老兵各种理由的反复请求,赵经理一直以不耐烦的语气来应答和拒绝,表现了他内心对老兵的轻视和冷漠。
C.小说多次写到老兵身上所带的“三个红本本”,并用“红绸布包着”“我非常重要的东西”等来写他的珍惜,表现他对过去拥有些身份和获得的功绩的看重。
D.对老兵的伤疤,“我”从开始时“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的感觉到知道真相之后“像一朵漂亮的鲜花”的赞美,反映出“我”对老兵的心理变化。
【分析】 小说开头“老兵伤疤的可怕”不可以反衬出“他内心的美好”,“老兵内心的美好”是伴随故事情节的进步渐渐表现出来的。
8.小说在刻画老兵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什么点性格特征点?请简要剖析。
答:__________
9.小说以“我”来展开情节的叙述,有哪些用途?请结合作品进行剖析。
答:__________
2、古时候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忠,弘农华阴人也。高祖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焉。忠武艺绝伦,识量沉深,有将帅之略。尝从太祖狩于龙门,忠独当一猛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太祖壮之。邙山之战,先登陷陈。时侯景渡江,梁武丧败。朝廷因之,将经略汉、沔,乃授忠都督十五州诸军事,镇穰城。以伯符为乡导,攻梁齐兴郡及昌州,皆克之。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察虽称藩附,而尚有二心。忠自樊城观兵于汉滨,易旗递进,实骑二千,察登楼望之,以为三万也,惧而服焉。忠乃进围安陆。仲礼闻之,恐安陆不守,遂驰归赴援。诸将恐仲礼至则安陆难下,请急攻之。__________南人多习水军,不闲野战。仲礼回师在近路,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袭之,彼怠我奋,一举必克,则安陆不攻自拔,诸城可传檄而定也。”__________忠间岁再举,尽定汉东之地。宽以御众,甚得新附之心。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以齐主昏虐滋甚,阴为自全之计,曲意抚循所部,请降于周。忠与柱国达奚武援之,从间道驰入齐境五百里。城四面峭绝,但闻击柝声。武惮之,不欲保城,乃多取财帛,以消难及其属先归。忠以三千骑为殿,到洛南,皆解鞍而卧。齐众来追,至于洛北。忠谓将士曰:“但饱食,今在死地,贼必不敢渡水当吾锋。”__________武叹曰:“达奚武自是天下健儿,今日服矣!”天和三年,以疾还京。高祖及晋公护屡临视焉。寻薨,年六十二。谥曰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淙头/忠亲自陷陈/擒仲礼/悉俘其众/马岫以安陆降/王叔孙斩孙暠/以竟陵降/皆如忠所策/
B.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淙头/忠亲自陷陈/擒仲礼/悉俘其众/马岫以安陆降王叔孙/斩孙暠/以竟陵降/皆如忠所策/
C.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淙头/忠亲自陷陈/擒仲礼/悉俘其众/马岫以安陆降王叔孙/斩孙暠/以竟陵降/皆如忠所策/
D.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淙头/忠亲自陷陈/擒仲礼/悉俘其众/马岫以安陆降/王叔孙斩孙暠/以竟陵降/皆如忠所策/
【分析】 “选骑二千”意为“挑选骑兵两千”,“衔枚夜进”的主语应是士兵,因此两句之间应该断开,排除A、C两项;“斩孙暠”的主语应是王叔孙,因此应在“王叔孙”前断开,排除B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汇的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在这里指曾祖父的爸爸,高祖也可指开国帝王的庙号,如文末的“高祖”。
B.藩,封建王朝分封的属地或属国,唐朝中后期开始设立藩镇,掌管地方军政大权等。
C.“檄”是古时候文书的一种,多指讨伐性的文告,文中指用来讨伐其他城池的文书。
D.柱国,又称上柱国,战国时设置的官名,当时立消灭敌军杀或有战功者为上柱国。
【分析】 C项,表述错误,“檄”在文中指晓谕其他地方的文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忠勇猛异常,打仗身先士卒。狩猎时,毫无惧色凶猛的野兽,得到太祖的赞赏;在邙山一战中,杨忠最早冲入敌阵;攻打安陆时,杨忠亲自冲入敌阵。
B.杨忠见识精深,拥有将帅之才。为了让萧察不再怀有二心,杨忠用两千骑兵迷惑萧察,萧察由于畏惧而降服,安陆之战的进展也和杨忠所谋划的一样。
C.杨忠胆略过人,擅长用计攻心。救援司马消难时,杨忠率领将士驱马迎击,以致齐军不敢进逼;治理归附地时,杨忠用宽缓的手段,非常合归附者的心意。
D.杨忠战功卓著,颇受器重敬服。杨忠一生多立战功,他生病回到京师后,高祖和晋公宇文护多次亲临看望;被天下觉得是勇士的达奚武也对他很敬服。
【分析】 D项,曲解文意,错在“被天下觉得是勇士的达奚武”。由原文“武叹曰:‘达奚武自是天下健儿,今日服矣’”这句话可知,达奚武是自觉得是天下勇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忠曰:“攻守势殊,未可卒拔。若引日劳师,表里受敌,非计也。”
译文:__________
齐兵阳若渡水,忠驰将击之,齐兵不敢逼,遂徐引而还。
译文:__________
【分析】 “拔”,攻占;“引”,拖延;“计”,计策。“阳”通“佯”;“遂”,于是;“引”,率领。
【参考译文】
杨忠是弘农华阴人。高祖杨元寿,在北魏初年任武川镇司马,于是在神武郡树颓县安家。杨忠武艺无人可以相比,见识精深,度量很大,有将帅的才略。过去跟从太祖到龙门狩猎,他一个人面对一头猛兽,左手夹住它的腰,右手拔它的舌头。太祖觉得他非常勇猛。邙山一战,最早冲入敌阵。当时侯景渡过长江,梁武帝兵败遭到重创。朝廷趁此机会,将要谋划谋取汉水、沔水一带,于是授任杨忠督管十五州的军事,镇守穰城。以马伯符为向导,攻打大梁的齐兴郡和昌州,都攻下来了。南朝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察虽然向西魏称藩,但还怀有二心。杨忠从樊城到汉水边检阅军队,改变旗号依次前进,事实上只有骑兵两千,萧察登上城楼眺望,以为有三万,心中畏惧而想降服。杨忠于是进军包围安陆。柳仲礼听说,担忧安陆不可以守住,于是急速赶回去救援。各将领担忧柳仲礼来到则安陆很难攻下,向请求加紧攻打。杨忠说:“攻和守的情势不同,不可以飞速攻占。假如拖延时日使我军疲劳,内外受敌,并不是好的计策。南方人大都熟习水战,不善于野战。柳仲礼回兵必走近路,我出其不意,用奇兵偷袭他们,敌军疲怠,我军奋勇,一次行动就一定能取胜,那样安陆不需要强攻自然就能拿下来,各座城池也能发布一道檄文就平定了。”于是挑选骑兵两千,衔着小木棍连夜进发,在淙头跟柳仲礼相遇。杨忠亲自冲入敌阵,生擒柳仲礼,全数俘获敌军士兵。马岫献上安陆投降,王叔孙杀死孙暠,献上竟陵投降,都和杨忠所谋划的一样。隔了一年杨忠第三起兵,全部平定汉东一带的地方。他用宽缓的手段治理百姓,非常合刚归附者的心意。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由于齐主昏昧酷虐愈加厉害,便暗暗谋求自我保全的计策,假意安抚我们的部下,请求向北周投降。杨忠和柱国达奚武前去营救,他们从小路驰入北齐境内五百里。虎牢城四面极为高陡,犹如绝壁,只听得城中传来一阵阵敲击木梆的声音。达奚武害怕,不想保住城池,于是就大肆虏掠财物,让司马消难和他的部属先回去。杨忠率领三千骑兵殿后,到了洛水南岸,都解下马鞍睡觉。齐军追赶,到了洛水北岸。杨忠对将士说:“只管吃饱饭,目前处于死地,贼军一定不敢渡河阻挡大家的军队。”齐军假装要渡河,杨忠驱马追逐就要迎击,齐军不敢进逼,于是慢慢率领军队返回。达奚武感叹说:“我达奚武自觉得是天下的勇士,目前算是服气了!”天和三年,由于生病回到京师。高祖和晋公宇文护多次亲临看望。不久病逝,终年六十二岁。谥号桓。
古时候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别储邕之剡中①
李 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注】 ①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一带,当地有剡溪。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标题交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即诗人告别友人储邕马上前往剡中。
B.首联一“问”一“指”两个举动,让人想到诗人和友人将要分别的情状,增强形象感。
C.颔联叙述出发地和去处,“舟”“水”二字,与下面一联舟行特有些景象形成呼应。
D.尾联“辞君”见出别离,“卧秋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不知何时再见的无限伤感之情。
【分析】 D项,“卧秋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不知何时再见的无限伤感之情”错误,应为表现诗人的高情逸致。
15.请简要赏析“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一联。
答:__________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倒装既突出强调了孙权是英雄,也更能突出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心酸。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诗人在皎洁明月下,举酒祭月时的情怀:感喟,无奈,且又旷达手淫寄情大自然。
《岳阳楼记》主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既能给成功者以规箴,又能给失利者以慰勉,还包涵了宽容和大度的美德。
3、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行为方面去剖析,动物尽量________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动物为何又要________很多能量进行没明确目的的游戏呢?
对此,研究者们各执己见,莫衷一是。一些科学家觉得,游戏行为是将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使动物从小就能熟知将来日常要学会的各种“技能”,比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知将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与动物以后的存活适应息息有关。而有科学家觉得,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美国科学家则觉得,游戏其实是一种________非常强的学习行为,能产生直接的成效反馈。__________
现在这类假说都很难圆满讲解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创造性、想象力、________的通信方法等,都远远超出大家的估计。动物的游戏行为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肯定模式,没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汇,全都适合的一项是
A.节俭 消耗 效仿性 多姿多彩
B.节省 消耗 实践性 丰富多彩
C.节俭 消费 实践性 多姿多彩
D.节省 消费 效仿性 丰富多彩
【分析】 第一空:“节俭”,指的是生活俭省,有节制;“节省”,指把可以不耗费的减省下来。第一处,后面有“能量”一词,不可以选择“节俭”。第二空:“消耗”,指因用或受损失而渐渐降低;“消费”,指借助社会商品来满足大家各种需要的过程。第二处,这里说的是动物,应用“消耗”。第三空:“效仿性”,指的是模仿;“实践性”,指的是参与。第三处,后面有“巧妙地将它们各种自己的天分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说明动物游戏不止是“模仿”,应用“实践性”。第四空:“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非常多种形状,非常多种颜色;“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第四处是说“通信方法”的形式之多,应该用“丰富多彩”。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适合的一项是
A.而其天性的表现就是“自我娱乐”,正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B.正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其天性的表现是“自我娱乐”。
C.而“自我娱乐”正是其天性的表现,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D.正像“自我娱乐”是其天性的表现一样,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也是动物的天性。
【分析】 本题中,前面说有科学家觉得“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后面应是对“自我娱乐”的解释说明,D项,解释说明重心转移,转移到“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方面,这是动物的天性,而不是“动物游戏”“自我娱乐”,排除D项;A、B两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其天性的表现就是‘自我娱乐’”,“自我娱乐”只不过天性表现之一,此外,还有“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这就排除A、B两项。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适合的一项是
A.游戏为动物提供了很多机会,它们能巧妙地把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己的各种天分技能结合起来。
B.游戏给动物提供了很多机会,能巧妙地把它们自己各种的天分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C.游戏对动物提供了很多机会,它们可以用各种自己的天分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D.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很多机会,使它们能把自己的各种天分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分析】 画线句有三处问题,一是“对动物提供了……”搭配不当,是介词搭配不当,“对”应改为“为”“给”“向”,这就排除C项;二是“能巧妙地将它们各种自己的天分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语序不当,“巧妙”应该修饰“结合”,应放在“结合”前面,即“巧妙地结合”,这就排除A、B两项;三是“各种自己”语序不当,应为“自己各种”,排除C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适合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低于15个字。
每一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__________,这就是追求本身。我宁可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__________。假如说成功是青春的一个梦,那样,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__________,哪个就青春常在,一个人的青春是在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结束的。
答: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四个关键字概括“自媒体”的特征,每一个关键字低于4个字。
在像新浪博客、优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仅需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依据服务商提供的互联网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能借助版面管理工具,在互联网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是我们的“媒体”。如此,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一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我们的“互联网报纸”、“互联网广播”或“互联网电视”。“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一般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传播载体。自媒体可以飞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也可以飞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成效进行反馈。但,有些自媒体过分追求软文投稿速度,或者说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致使部分民间写手减少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从而减少了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
答:__________
4、写作
22.依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人的视线小了,容易满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也有人说,人的视线小了,格局就会小,生活的道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随之降低。
【写作方法指导】
这是一则思辨性材料,它围绕“视线”这一现象探讨“幸福感”的强弱,把人对外部世界的体察与自己内心的满足度结合起来。
材料涉及两个核心词汇:“视线”指双眼看到的空间范围或眼界,也指察看和认识的范围。视线可大可小,可虚可实。“幸福感”指人类基于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主观情绪。这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状况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材料以“有人说”“也有人说”呈现两种言论,表述两种看法,这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在内涵上是对立统一关系。前者看重当下的情感状况,后者看重将来的进步空间;前者觉得“幸福感”可由主观调适,后者觉得“幸福感”遭到客观约束。
立意时需要整体把握材料,作源于己的判断;然后从某一角度明确提源于己的看法,通过理性讲解或形象表达,讲解“视线”与“幸福感”的关系。应该注意的有如下两点:
一是“视线”的大小与“幸福感”的强弱关系,包括着正、反两方面的理解,无论正面立意,还是反面立意,都无高下之分。
二是表述立意时,可以对核心词汇作比较界定,但不要随便更换词汇而导致偏离,譬如“视角”“视线”“视力”“格局”“思路”等;不要只从一方面着力,脱离二者关系而导致片面;不可以脱离立意的首要条件条件,即材料提供的语境,从而脱离材料,如:眼界决定境界,拼的是年代格局;有视线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魔力;生活的视线,就是心灵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