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继续上学,可见他对目前的学习生活有所不满,这或许是由于他在学习中找不到乐趣,或许是“一般”的成绩让他缺少收获感,也会是他感觉上学没“自由”……这是他的“求救信号”,他期望摆脱目前某种生活困境,有些孩子会用消极的方法来逃避,如沉迷网游等,他们试图通过这类来达成“自我价值”,找到乐趣和收获感。
关注孩子的“求救信号”——耐心聆听他做此决定的真的缘由,然后向他表达理解、关怀和支持,让他了解即便学习不好,爸爸妈妈的爱还是不变的。在打造了信赖的基础上,你可以通过推荐我们的经验和成长历程来表达建议,帮助他了解目前辍学的可能后果,了解真的的独立包含行为上、财政上、生活上的独立,而且要对我们的决定负责。
事实上,孩子有上学恐惧症可以理解,父母不应该太紧张,注意一些细节,可以更好地处置孩子的这种情绪,防止孩子太焦虑,从而导致其他状况。第一,爸爸妈妈不应该谴责孩子,孩子不敢回学校,爸爸妈妈不可以随便责骂孩子,需要主动与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未尽的烦恼,多给孩子安慰和指导。
父母不应盲目放纵孩子,尤其是不可以用资金、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学习;第二,端正态度,多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稳定情绪,鼓励孩子调整心态,克服对学校的恐惧;同时,父母应及早筹备。督促孩子根据学校的时间表调整生活步伐,帮助孩子逐步改变节假日工作和休息的不好的习惯,使孩子的生活步伐缓慢地走上正常的轨道。
除此之外,平常在节假日要按期检查孩子的作业,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们有一种自豪感,增强上学的愿望;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给学生太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重新适应学校的生活。开学时,应该一步一步地布置家庭作业,让孩子适应新学期的生活步伐。
当父母看到孩子不想去上学时,千万不要生气发火,你要了解如此做最易让孩子反感你,拿出破罐子破摔的架式来。
效果最好的交流,反而是要先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通过温和的交流与交流,让孩子感觉母亲或父亲真爱我,真关心我,真体谅我,假如我厌学真对不起你们。当孩子产生心理内疚感后,父母仅需稍加鼓励就能让孩子改变想法,主动去上学了。